相信大家都知道痔瘡分為很多種類,所以當出現痔瘡時就要及時的去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因為早期的治療可以緩解病情的發展,并且也會做的治療的時間,如果忽視疾病的話就會對人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阻礙,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痔瘡的癥狀表現以及檢查項目是什么吧!
痔(俗稱痔瘡)是一種位于肛門部位的常見疾病,任何年齡都可發病,但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在我國,痔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說法。在美國,痔的發病率約為5%。
痔瘡的臨床癥狀。
1.主要表現為便血,便血的性質可為無痛、間歇性、便后鮮血,便時滴血或手紙上帶血,便秘、飲酒或進食刺激性食物后加重。2.單純性內痔無疼痛僅墜脹感,可出血,發展至脫垂,合并血栓形成、嵌頓、感染時才出現疼痛。3.內痔分為4度。①Ⅰ度排便時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痔不脫出肛門;②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時脫出肛門,排便后自動還納;③Ⅲ度痔脫出后需手輔助還納;Ⅳ度痔長期在肛門外,不能還納;其中,Ⅱ度以上的內痔多形成混合痔,表現為內痔和外痔的癥狀同時存在,可出現疼痛不適、瘙癢,其中瘙癢常由于痔脫出時有粘性分泌物流出。后三度多成混合痔。4.外痔平時無特殊癥狀,發生血栓及炎癥時可有腫脹、疼痛。
痔瘡的檢查項目。
首先做肛門視診,用雙手將肛門向兩側牽開,除一期內痔外,其他3期內痔多可在肛門視診下見到,對有脫垂者,最好在蹲位排便后立即觀察,這可清楚地看到痔塊大小,數目及部位的真實情況,特別是診斷環狀痔,更有意義。
其次做直腸指診:內痔無血栓形成或纖維化時,不易捫出,但指診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腸內有無其他病變,特別是除外直腸癌及息肉。
最后做肛門鏡檢查:先觀察直腸粘膜有無充血,水腫,潰瘍,腫塊等,排除其他直腸疾患后,再觀察齒線上部有無痔,若有,則可見內痔向肛門鏡內突出,呈暗紅色結節,此時應注意其數目,大小和部位。
另外,在此簡單介紹一下痔瘡檢查常用的體位:
(1)側臥位:通常采用左側臥位,有時因患者身體的原因或診治的需要,亦可采用右側臥位。正確的側臥位姿式是臀部靠近床邊,上側的髖膝各屈曲90度,下側髖膝屈曲成45度。此體位適用肛門直腸小手術或病重、年老體弱患者的檢查;
(2)膝胸位:患者雙膝屈起,跪伏床上,肘關節緊貼床鋪,胸部盡可能下壓,臀部抬高。這是目前最常用的檢查體位,但不能持久,病重或老年體弱者不宜采用;
(3)蹲位:患者下蹲作深呼吸,用力增加腹壓,作排便狀,適用檢查直腸脫垂、直腸息肉、痔脫出和直腸腫瘤位置稍高的患者。
通過學習相信大家對于痔瘡的,癥狀以及檢查項目有了全新的認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現痔瘡的癥狀,一定要及時的看醫生,千萬不要忽視疾病的存在,如果耽誤治療的話就會影響治療的效果同時還有可能使病情越來越重,最后專家祝愿患者能夠早日康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克魯尼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提示:本文觀點中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客服核實,本站將于7個工作日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