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門腸道疾病,治療也非常復雜,由于其病理特征反復發作,不做手術治愈困難。痔(通稱痔)是位于肛門部位的常見疾病,可以在任何年齡發病,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逐漸提高。
關于痔瘡的病因主要有兩種學說。首先是靜脈曲張學說,認為痔是直腸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淤血、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靜脈團。然而目前廣為接受的理論是專家的肛墊下移學說,認為痔原本是肛管部位正常的解剖結構,即血管墊,是齒狀線及以上1.5cm的環狀海綿樣組織帶。只有當肛墊組織出現異常并且合并有癥狀時,才能稱之為痔瘡,才需要治療,治療的目的是為了解除癥狀,而不是為了消除痔瘡體。痔瘡的誘發因素很多,其中便秘、長期飲酒、吃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是主要誘因。
由于痔瘡處于不起眼的肛管直腸部位,很多患者對痔瘡并不在意,認為不治療對自己的健康沒有影響。
正是這種“放縱”的心態,才使痔瘡反復折騰多年,導致痔瘡不但沒有好轉,還導致輕度痔瘡拖延成重度。對痔瘡常識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痔瘡在病情程度上存在分期,發展到最為嚴重的階段會導致痔核嵌頓、壞死,甚至感染。
眾所周知,正常人體的血紅素需要保持平衡的數值,血液過多會導致貧血。便血是痔瘡患者的常見習慣,患者越拖延便血量,長期便血會使身體失去大量鐵,出現缺鐵性貧血,面色蒼白、疲勞、食欲不振、心悸、浮腫、休克等相關癥狀。
此外,痔核長期脫落,直腸粘膜松弛,影響患者正常排便功能。目前,隨著腸道惡變的發生幾率不斷上升,根據數據調查顯示,將近六成的“痔瘡”患者與腸惡變共存,或因痔瘡掩蓋了腸道惡變,導致病情耽擱。
痔瘡并發癥來襲 或是久拖不治惹的禍
按照人體機能正常運作,只要進食基本上都會出現排便的行為,排便時痔瘡的相關癥狀也會顯而易見。臨床上很多痔瘡患者抱怨早期沒有發現病情,就診不及時。如果病人排便,他們通常會發現便血、脫落、疼痛等相關癥狀。然而,由于病人對痔瘡的危害知之甚少,他們只被視為簡單的內熱過多,或者他們不認為是痔瘡,最終導致痔瘡越來越嚴重。
臨床上常見的肛腸疾病多達上百種,痔瘡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各種肛腸病之間還存在緊密的聯系,在門診有些老痔瘡患者到醫院就診時,檢查結果發現,疾病的種類 “新增”了。
痔瘡引起的肛裂、腸息肉、肛門瘺、肛門乳頭瘤等并發癥在患者中很常見,并發癥的惡變率高,患者難以區分疾病的種類,病情惡變后才知道。由此可見,痔瘡雖不是危及患者生命的重癥,但長期拖延,仍會引起巨大災難。因此,早期治療、檢查監測病情的發展至關重要。
常見的痔瘡治療方法是什么
1、藥物治療痔瘡:所有痔瘡藥物治療標準不治本,只能在痔瘡發作時發揮消炎、止痛、止血作用,不能保證今后不復發。因此,這種方法只能緩解癥狀,不能作為治療痔瘡的方法。
2、手術治療痔瘡:手術治療痔瘡是目前治療痔瘡的最佳方法,痔瘡是器質性病變,內痔、外痔、混合痔都是實體,實際的東西不能自己消失,保守治療只是緩和癥狀,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手術損傷。如果痔瘡發展到一定程度,那么手術就是必須的,也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3、注射治療痔瘡:注射治療是常聽到的一針治療痔瘡治療方法,該方法主要治療輕度痔瘡,同時需要多次注射,操作不當容易引起的后遺癥較多。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克魯尼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提示:本文觀點中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客服核實,本站將于7個工作日內處理。
上一篇 請告訴我你是否得了痔瘡
下一篇 注意痔瘡治療的三個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