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為發生于肛腸部的一種慢性疾病,較多見于青年和壯年。臨床按痔核發生的位置,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統稱為痔瘡。
針灸治療痔瘡的方法
痔瘡是發生于肛腸部的一種慢性疾病,較多見于青年和壯年。臨床按痔核發生的位置,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統稱為痔瘡。
針灸治療痔瘡的方法:
1、取足太陽經穴為主。毫針刺用瀉法,適當深刺。
處方次(liao)長強會陽承山二白方義次(liao)、會陽、承山同屬足太陽膀胱經,膀胱經其別行經脈絡于肛,取三穴用瀉法深刺,能疏導膀胱經氣而消瘀滯,近取長強以加強其作用。二白為治療痔瘡的經驗穴。《玉龍歌》說:“痔漏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難禁,或痛或癢或下血,二白穴在掌后尋”。取本穴治療內痔出血有效。
2、耳針選穴直腸下段大腸神門腦脾方法每次取2—3穴,留針2—30分鐘,每日一次。
3、治法:清熱利濕,化瘀止血。以足太陽經及督脈穴為主。
主穴:承山次髎二白長強
配穴:便秘者,加支溝、大腸俞;脾虛氣陷者,加脾俞、百會。
操作:諸穴均針用瀉法,脾虛氣陷者宜用補法,可灸。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克魯尼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提示:本文觀點中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客服核實,本站將于7個工作日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