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這種疾病相信對于我們任何人來說都不陌生。因為痔的發病率實在是太高了。而且痔瘡發病后疼痛感也是非常強烈的。而且在我們的生活中對于痔的治療方法自然也是非常多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痔的治療指南吧。
痔臨床診治指南
一、痔的分類
痔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
內痔是肛墊(肛管血管墊)的支持結構、血管叢及動靜脈吻合發生的病理性改變和移位;外痔是齒狀線遠端皮下血管叢擴張、血流瘀滯、血栓形成或組織增生,根據組織的病理特點,外痔可分為結締組織性、血栓性、靜脈曲張性和炎性外痔4類;混合痔是內痔和相應部位的外痔血管叢的相互融合。
二、痔的診斷
(一)臨床表現
1.內痔:主要臨床表現是出血和脫出,可并發血栓、嵌頓、絞窄及排便困難。根據內痔的癥狀,其嚴重程度分為4度。Ⅰ度:便時帶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無痔脫出。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時有痔脫出,便后可自行還納。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勞累、負重時有痔脫出,需用手還納。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續脫出或還納后易脫出。
2.外痔:主要臨床表現為肛門部軟組織團塊,有肛門不適、潮濕瘙癢或異物感,如發生血栓及炎癥可有疼痛。
3.混合痔:主要臨床表現為內痔和外痔的癥狀,同時存在,嚴重時表現為環狀痔脫出。
(二)檢查方法
1.肛門視診:檢查有無內痔脫出,肛門周圍有無靜脈曲張性外痔、
血栓性外痔及皮贅,必要時可行蹲位檢查。觀察脫出內痔的部位、大小和有無出血及痔黏膜有無充血水腫、糜爛和潰瘍。
2.肛管直腸指診:是重要的檢查方法。Ⅰ、Ⅱ度內痔指診時多無異常;對反復脫出的Ⅲ、Ⅳ度內痔,指診時有時可觸及齒狀線上的纖維化痔組織。肛管直腸指診可以排除肛門直腸腫瘤和其他疾病。
3.肛門直腸鏡:可以明確內痔的部位、大小、數目和內痔表面黏膜有無出血、水腫、糜爛等。
4.大便隱血試驗:是排除全消化道腫瘤的常用篩查手段。5.全結腸鏡檢查:以便血就診者、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或本人有息肉病史者、年齡超過50歲者、大便隱血試驗陽性以及缺鐵性貧血的痔患者,建議行全結腸鏡檢查。
三、痔的鑒別診斷
即使有痔存在,也應該注意與結直腸癌、肛管癌、息肉、直腸粘膜脫垂、肛周膿腫、肛瘺、肛裂、肛乳頭肥大、肛門直腸的性傳播疾病以及炎性腸病等疾病進行鑒別。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克魯尼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提示:本文觀點中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客服核實,本站將于7個工作日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