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是皮膚病之中最常見的一種,這種病的發病部位常見于肛門處,人一旦患上痔,首先會引起肛門處發生病變,在此基礎上,痔的病變面積逐漸擴大,并對肛門周圍的表皮組織造成影響。痔在臨床上可分為多種類型。那么各個類型的痔都有哪些特點呢?
專家表示,痔在臨床上可分為外痔、混合痔與內痔,一般來講,病情最輕的就是外痔,這種類型的痔主要影響的是肛門外的皮下組織。其次就是內痔,內痔的發病部位主要在肛門內部與大腸連接處。病情最嚴重的就是混合痔,這種類型的痔主要是在內痔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表現為肛門內外都發生了病變。
內痔癥狀:便血和腫物脫出。初期以便血為特征。痔核較小,質柔軟,痔面鮮紅色,排便時痔核沒脫出肛門外。便血為手紙帶血或是滴血,不與糞便相混,呈間歇性發作,無疼痛;
中期痔核較大隆起,質柔軟,痔面鮮紅色或青紫色,便時痔核脫出肛外,便后自行回納,便后出血或多或少,肛門墜漲瘙癢;后期痔核更大,質地較硬,表面微帶灰白色(即纖維型內痔),便時痔核脫出肛外,甚至行走、咳嗽、噴嚏、或站立時也會脫出,不能自行回納,須用手推回,或平臥、熱敷后才能回納,便血不多或不再出血。更嚴重者腫物脫出無法收回形成嵌頓。
外痔癥狀:表面蓋以皮膚,可以看見,不能送入肛內,不易出血,以疼痛和有異物感為主要癥狀。臨床常分為結締組織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炎性外痔和血栓性外痔。
混合痔癥狀:無痛性、間歇性便血、便后有鮮紅色血伴瘙癢疼痛,有黏液外溢。痔塊脫垂常是晚期癥狀,多先有便血后有脫垂,因晚期痔體增大,逐漸與肌層分離,排糞時被推出肛門外。輕者只在大便時脫垂,便后可自行回復,重者需用手推回,更嚴重者是稍加腹壓即脫出肛外,無法參加勞動。
【知識點擴展】混合痔的發病原因
1、肛門部感染:
混合痔的病因,痔靜脈叢先因急慢性感染發炎,靜脈壁彈性組織逐漸纖維化而變弱,抵抗力不足,而致擴大曲張,加上其它原因,使靜脈曲張逐漸加重,生成痔塊。
2、遺傳關系:
靜脈壁先天性薄弱,抗力減低,不能耐受血管內壓力,因而逐漸擴張。
3、職業關系:
混合痔的病因包括人久站或久坐,長期負重遠行,影響靜脈回流,使盆腔內血流緩慢和腹內臟器充血,引起痔靜脈過度充盈,靜脈壁張力下降,血管容易瘀血擴張,又因運動不足,腸蠕動減少,糞便下行遲緩,或習慣性便秘,可以壓迫和刺激靜脈,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礙,引起痔靜脈內壓力升高,靜脈壁抵抗力降低。
4、局部刺激和飲食不節:
肛門部受冷、受熱、便秘、腹瀉、過量飲酒和多吃辛辣食物,都可刺激肛門和直腸,使痔靜脈叢充血,影響靜脈血液回流,以致靜脈壁抵抗力下降。此外,年高體弱、久病體虛、肛門括約肌松弛無力,勞累過度等都可以誘發痔瘡的形成。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克魯尼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提示:本文觀點中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客服核實,本站將于7個工作日內處理。